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资讯>媒体聚焦> 详细内容

畅想未来课堂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20 22:33:53 浏览次数: 【字体:


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215028) 叶鹏松

课堂是教学质量的灵魂,是师生发展的摇篮,因此,课堂也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话题与课题。

站在时间的长河上,回望过去,今天就是历史的未来。但是有数百年的时间,课堂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依然保持着夸美纽斯17世纪提出班级授课制时的样态,纵然时事变迁,课堂却难以看到时代发展的印记,依旧重复着同班同学同一时刻向同一个人学习同样内容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孟加拉裔美国人 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的出现,他凭借着一根网线颠覆了传统的课堂,于2007年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真正实现了向所有人免费的全球课堂,开始让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让夸美纽斯提出的“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梦想,逐步成为现实。

受到可汗学院模式的启发和鼓舞,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推出了慕课课程,并在全球范围引发了慕课教学风暴,我国于2013年开启慕课建设,目前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信息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同时,还催生了如翻转教学、SPOC教学、直播教学、空中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创新应用场景,这些前瞻性探索实践为应对今年这场新冠疫情危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开始从线下走向云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固定走向泛在,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化,从标准化走向关注个性化,选课建班也更为灵活自由,这可以看作是班级授课制提出以来课堂组织结构的最大变革。

课堂走向云端,并不是简单的搬迁,要防止新技术固化传统的应试化、灌输式教学,尤其要避免单向传递的电视课堂和广播式课堂;课堂走向云端,是一次重构,需要从理念、环境、组织、评价、教学法和认知流程等维度进行一体化结构性的变革。最根本的就是要建构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以大数据实证为支撑的一体化互动大课堂,精准化、个性化实现让学生学在课前,巩固提升在课内,拓展延伸在课后,同时家长也应尽可能成为教学的要素之一,陪伴好未成年孩子的云学习。这可以看作是班级授课制提出以来课堂教学范式的最大变革。

再好的技术并不是为了替代面对面的教育,也无法替代面对面的教育,疫情后期复学就是最好的证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的养成、实践的体验与师生深度交往,都是云端虚拟课堂无法替代,面对面的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最大的优势。但此时面对面的课堂已不再传统,虽然师生都在线下,但是借助云端资源和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课堂的呈现形式、互动方式、评价方式,乃至教与学方式的结构性变革,更好地满足师生资源分享、及时互动、精准评价和个性化教与学的体验,这也是“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课堂改革的主要形式。不难看出这类课堂与云端虚拟课堂互有优势,可互为支撑,所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OMO课堂应该是未来课堂必然而且是最好的选择。它的优势在于深度融合——教与学·线上线下·校内校外·虚拟现实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为“互联网+”时代学生自我导向的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提供了新路径。

深度融合的未来课堂是有自己独特样态的,未来课堂是交互的,线上线下的交互,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未来课堂是多元的,教法与学法的多元,资源与环境的多元;未来课堂是个性的,需求与选择的个性,过程与成果的个性;未来课堂是泛在的,无时不在的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人人可参与的学习;未来课堂是智能的,及时性诊断反馈,伴随性数据采集,精准性大数据画像,智能化靶向改薄,有效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让减负增效掷地有声。

深度融合的未来课堂是有自己独特内涵的,重点可围绕“参与度·适切度·融合度·达成度”四个维度,结合大数据智能诊断,分别从“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课堂生态性·教学有效性”四个方面,聚焦“精准化·情境化·交互化·结构化”四个特征,实现“在线前学课程导学·在线问卷诊学·课堂互动精学·课后个性延学”“四学”云端一体化教学闭环[1]

深度融合的未来课堂是有自己育人价值坚守的。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互联网+”时代,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赋能教师,让教师教得更精准、更泛在、更智能,也可以赋能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学得更个性、更自由、更深入,所以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课堂改革与教学创新,既有利于更好地达成叶老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师生获得面向未来的持续的学习力与创新力等核心竞争力!

相对农耕时代教育的师徒相授,工业时代教育的规模化,未来课堂在兼顾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有利于达成育人的多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更加凸显了教育的公平、自由与个性,也更有利于达成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智慧发展。

站在时间的长河上,眺望未来,未来已来,课堂深度变革的大幕已经开启,随着5G产业的加速布局,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新基建加速推进,未来课堂还将呈现出更为精彩的直播互动、虚拟仿真、AI教学以及混合现实等创新融合应用新场景。相信有了疫期云端课堂教学的深度历练和ICT新技术的加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未来课堂一定会更精彩,更美好。

叶鹏松 20201002

参考文献

  1. 叶鹏松. 云端一体化课堂的建构与实践思考[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0(7):55-57 

     

    文章发表于《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第18期 卷首语

企业微信截图_1611021732701.png

企业微信截图_1611021732701_副本.png

企业微信截图_1611021732701_副本2.png

企业微信截图_1611021732701_副本3.png

企业微信截图_16110217444242.png

 

终审:华晨佳
分享到:
【打印正文】